雞腿菇肉質(zhì)潔白細嫩,味道鮮美。但雞腿菇成熟快,易開傘自溶,采收后如不及時食用或加工,就會失去食用價值。現(xiàn)將雞腿菇最常用的鹽漬加工工藝介紹如下:
工藝流程:鮮菇修整→護色→漂洗→漂燙殺青→冷卻→鹽漬→包裝→外運。
1.修整。待雞腿菇長至圓柱形或鐘形,顏色由淺變深,菌蓋與菌環(huán)未分離時采摘。采摘后除去病菇、蟲菇與老菇,用工具削去基部培養(yǎng)料和泥土。
2.護色與漂洗。用0.05%的焦亞硫酸鈉溶液沖洗鮮菇,并放于護色液(0.15%焦亞硫酸鈉+O.1%檸檬酸)中浸5分鐘(時間不要過長),之后用流水漂洗干凈?;蛳扔?.6%的精鹽水洗去菇體泥屑雜質(zhì),再用0.1%檸檬酸液(pH值4.5)漂洗。
3.殺青。其目的是殺死菇體細胞,抑制酶活性,防止后熟與開傘;迫使菇內(nèi)水分排出,利于鹽分滲入。向不銹鋼鍋或鋁鍋內(nèi)加入5%鹽水或0.1%檸檬酸水,沸騰后放菇煮7~10分鐘。合格的殺青菇菇心無白色,放入冷水中沉底。殺青不徹底將會變色、腐爛。
4.冷卻。殺青后立即用自來水或井水流水冷卻,冷卻要快速、徹底,否則易變褐發(fā)臭。
5.鹽漬。按水、鹽10:4的比例置于殺青鍋中燒開,至鹽不能溶解,鹽水濃度為23波美度,過濾后即為飽和食鹽水;按檸檬酸50%、偏磷酸鈉42%、明礬8%的比例混均并溶于水后即為調(diào)酸劑,配好備用。
鹽漬容器要洗刷干凈,將冷卻菇控水稱重,按每100kg加25~30kg鹽的比例逐層鹽漬:先在缸底放一層保底鹽,接著放一層菇,依次直至滿缸,并蓋一層封頂鹽,上面鋪打密孔的薄膜,其上再加一層鹽,最后加飽和鹽水和調(diào)酸劑,漫過封頂鹽,用檸檬酸凋pH值至3~3.5。缸口加竹片蓋簾,壓上鵝卵石使菇完全浸入鹽水,蓋好缸蓋。鹽漬過程中要經(jīng)常用波美計測量,當鹽漬液濃度下降到15波美度以下時,就要立即倒缸,把菇撈出,移入另外盛有飽和鹽水的缸中,加封頂鹽、壓石、封蓋。
鹽漬過程中要嚴防塵土,頭發(fā)、草蟲等落入;如鹽漬菇冒泡、上漲是殺青不徹底、冷卻不徹底、加鹽不足或氣溫過高4種原因造成的,一旦發(fā)現(xiàn),及時倒缸。一般鹽漬10~15天,鹽水濃度保持20~22波美度時,即可裝桶外運。
6.包裝及放鹽水。裝桶外運時,將菇從鹽漬缸內(nèi)撈出、控水,稱重。外運時一般用國際標準的塑料桶分裝。清潔桶內(nèi),套上軟包裝,加1kg保底鹽,裝上菇,晃動敦實,加足飽和鹽水,并用調(diào)酸劑調(diào) pH值為3.5左右,加上1kg封口鹽,扎緊袋口,蓋好內(nèi)蓋,擰緊外蓋。
成品菇在運輸途中會有一定失重,故應在50kg標準桶內(nèi)多裝1.5kg鹽漬菇。